中国磷肥工业协会2012年工作总结 - 协会活动 - 中国磷复肥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协会 > 协会活动
关于协会
#

中国磷肥工业协会2012年工作总结

2013-07-24访问次数:106编辑:来源: [ ]
2012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低迷,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发达经济体举步维艰,需求疲软,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在如此恶劣的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也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稳回升明显后延。身处金融危机大潮中的石化行业运行情况整体也不乐观,磷肥行业在渡过了年初稍纵即逝的短暂行情之后,自四月下旬开始就步入了严冬,国际、国内需求疲软,主要原材料持续高位运行,磷复肥生产企业艰难前行。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磷肥协会常设机构的全体工作人员继续秉承“为政府服务、为行业服务、为企业服务”的宗旨,在加强行业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一方面积极向政府反映行业诉求,尽力争取宽松的政策环境;一方面积极引导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为主要抓手,推动行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一、加强行业运行监测,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2012年自年初国际磷铵市场价格始终低迷,5月份,随着我国磷铵出口进入窗口期,国际市场主流二铵成交价跌至550-560美元/吨,一铵成交价为475-480美元/吨,而6月1日起南方港口海关收取出口关税保证金时却按二铵650美元、一铵620美元/吨收取,每吨的税款差价达到了247元/吨,而这笔钱一般要在3-6个月以后才会返还,这在今年行业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企业是难以承受的。 
     协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及时征询了有关企业的意见,在问题出现的第一天就及时向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反映了情况,建议考虑行业的实际困难,尽快调整出口保证金标准。半个月后,此事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9月24日,协会在充分调研行业情况后,组织云天化、瓮福、开磷、中化等四家行业龙头企业,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商务部、农业部、海关总署等政府部门汇报今年以来行业运行情况、国际市场供需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二、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为主要抓手,推动行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随着行业的发展,磷石膏的安全堆存和综合利用已成为摆在行业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石化联合会李勇武会长在年初的工作安排中已把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作为两个协会的重要工作。年初,协会在发函调研行业磷石膏产排及利用的基础上,会同石化联合会有关部门多次共同研究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在广泛征求行业意见后,提出了“磷石膏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初稿,并分别在4月份、6月份和12月份组织召开了“化学法处理磷石膏座谈会”、“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作会”、“磷石膏堆场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讨论会”等会议,确立了磷石膏立足安全堆存、推进多途径利用的工作方向。目前“磷石膏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已由两协会共同向社会发布,“磷石膏堆场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送审稿也已经完成,将呈送环保部、工信部等有关部门,争取在2013年向全社会发布。此项工作是长期而艰巨的,今后还要在推进产学研联合、争取政策支持、细化标准等方面多做工作,扎实推进磷石膏的综合利用,力争“十二五”末全行业能够完成工信部提出的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40%的目标。 
    另外,协会还紧跟行业动态,积极关注磷矿及伴生资源综合利用、湿法磷酸净化,磷肥生产工艺、设备改进,企业加强管理实现节能降耗等信息,通过搭建交流平台,积极推动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 
    三、积极开展行业活动,带动全行业共同进步 
    协会通过组织复混肥打假、化肥“两公开”、复混肥企业协作网座谈会等活动和会议,与企业交流行业运行状况和问题,共同研究探讨行业打假的长效机制,通过相关体制、机制的建立,发挥协调、协作功能;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发挥参谋、议事功能;建立收集情况、通报信息、反映问题的平台,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业质量水平的提高。在协会的不断努力下,标准委有关领导在充分听取行业、地方行政执法部门、企业的意见之后,于4月份下文规范了新型肥料特别是在尿素产品前加修饰语的化肥产品标准登记,遏制了“新型肥料”泛滥的势头。 
    一年一届的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已成为行业的例会,在全球经济下滑,国内通胀压力没有有效缓解,企业成本不断提高,国内消费疲软,出口受阻的情况下,无论生产企业还是经销商普遍对后市感到悲观和迷茫,产销会已成为业内交流信息,制定生产、采购、营销策略的平台。本届产销会展览规模为历届最大,参展企业200余家,展览面积超过2万平米;会议正式注册代表约1500人,观众达到2万余人次。针对大家普遍关心的原料硫磺采购、化肥行业政策变化、后市行业运行走势等问题,协会精心组织了三场专题会议,邀请了三十余位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和业内的专家,分别就硫磺全球供需状况,全球粮食供应及国内经济运行态势,化肥及相关产业政策,氮肥、磷肥、钾肥国际国内市场形势等话题展开论述,与会代表普遍反映专题会内容辐射面广,收获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在本届产销会上各种肥料的合同成交量1544.8万吨、成交金额459.08亿元,意向合同成交量1737.25万吨、意向成交金额845.96亿元。 
    四、加强与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沟通,不断扩大行业和协会影响力 
    今年行业运行步履维艰,内忧外患频生,因此加强与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的沟通,及时汇报行业情况,争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商务部、农业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的对口司局已经建立了经常联系机制,一方面方便政府部门及时掌握行业动态,一方面有关部门在出台政策措施时也更加慎重,愿意征求行业协会意见。 农业部信息中心已与协会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可随时监测化肥及农产品价格走势、行业信息及政策走向等,为协会分析行业情况、正确预测走势提供了有力支撑。协会已成为连接工业和农业两大产业的纽带,让农业使用部门对企业、行业的情况更加了解。 经过多年的努力,协会已经从财政部、商务部争取到了例行的两个行业运行监测分析课题。这些课题的编制,既为政府决策提供了行业情况和资料数据信息,成为行业反映困难和问题的一个有效通道,也提高了协会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锻炼了队伍。 
    磷铵行业准入条件已于2011年9月由工信部正式发布,今年初协会按照工信部的安排完成了“磷铵行业准入公告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在经专家充分论证后,已由工信部向全行业发布。目前第一批申请企业的审核工作已经完成,工信部将于年内公告第一批合格企业。 
    根据石化联合会的工作安排,今年协会还完成了重点耗能行业能耗领跑者(磷酸二铵)的组织申报;磷酸二铵的用水、排水调查;行业关键共性清洁生产技术的推荐;对照《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2011)内容,对磷肥行业的实施情况、效果、问题的总结;征集“十二五”石油和化工行业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支撑技术目录等项工作。今年还配合石化联合会完成了复混肥和硝酸磷肥的“行业知名品牌”评选工作 
    除与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外,协会还与IFA、FAI、TSI、IZA、五矿商会等多个国内外机构和企业建立了联系,共同分享对国内外化肥行业运行态势的看法,交流生产、技术、设备等方面的进展,共同提高。 
    五、不断完善信息收集和网络平台建设,服务行业、企业 
    协会主办的《磷肥与复肥》、《磷复肥与硫酸信息》、《硫酸磷复肥技术经济信息》等杂志和内部交流资料,以会员服务为宗旨,以协会日常收集的数据资料和行业情况为基础,从多侧面、多角度为政府、企业提供行业数据和分析资料,总结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除做好日常工作外,协会在“中国磷硫网”、“一把手工程”等特色服务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2012年“中国磷硫网”的访问量超过了400万次,在同行业网站中位居前列。“一把手工程”把重要的国内外行业数据、情况分析、政策建议、重大事件、重大专题等行业信息,以邮件形式快速告知会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会员单位也通过这种形式向协会反映情况、沟通信息、咨询政策,形成了互动,提高了协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2012年通过“一把手”邮箱共向有关单位发一把手简报10期,特刊5期,下发转发通知、函件、调查表、征求意见表共17次。 
    六、完成换届工作 
    按照章程规定,磷肥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于今年届满。协会工作人员在换届会议召开前半年就开始了相关准备工作,按照国资委、民政部对换届工作的要求,逐条对照,认真准备。并于11月份召开了换届大会,近日将完成相关材料和文件的上报工作。 
    七、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通过更加扎实的工作,做好行业与政府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2013年协会将把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抓好磷石膏及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为突破,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节能降耗减排;提高行业技术、装备、质量水平,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以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发展质量和提高效益兼顾,成就生态文明型行业为工作目标。 
    1、强化行业运行动态监测,把握行业脉博,完善信息直报和“一把手”工程等有效和快速联络机制,以专业的敏感性和前瞻性及时发现行业运行存在的问题,通过产业预警等有效通道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诉求,提出可操作的政策建议,争取为行业创造较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实现行业平稳运行。 
    2、开展上下游产业政策研究,抓住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以推动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建设等为主要抓手,重点研究淘汰落后产能的手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矛盾,提升行业形象。 
    研究利用严格和提高环保标准、能耗标准等手段实现去产能化;争取扶持政策推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扶持各项水平先进、“三废”排放少、能耗低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引导行业自律,重视“责任关怀”,实现行业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 
    3、总结行业技术进步、管理进步的经验,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加强交流合作,推动行业管理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及成果转化。 
    组织召开行业年会、产销会等多种形式的会议,交流行业产、销信息,生产、技术、装备的进展和加强管理的经验,带动全行业共同进步。关注国外行业动态,加强与国外同行和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引导上下游产业合作,提升行业现有技术、装备水平。 
    重点推进磷石膏的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快磷石膏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及专家组的建设;摸清行业磷石膏利用情况,深入重点企业调研,分析制约行业磷石膏综合利用的因素,加强磷石膏相关标准、法规、规范、政策的研究;推进堆场规范建设和运行,做好“磷石膏制土壤调理剂”产品登记的协调促进工作,重点开展“化学法处理磷石膏”的组织推进工作;搭建交流平台,加大与上下游产业的联系与合作,扎实推进磷石膏及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 
    4、加强与会员单位的沟通联络,进一步拓展对会员的服务领域,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协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5、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按照民政部和国资委的要求不断建立完善制度管理,争取在两年内完成民政部要求的“社会组织评估”工作。 
    加强队伍自身建设,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协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把协会工作当作事业来干,提升创新能力、决策能力和执行力。 
     
     二O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